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
人才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183077422140857139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4-09-03

内蒙古达茂旗

“产才融合”激活马产业发展动能

本报包头讯 (通讯员 宫宇星 张宁)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生物、文化、体育三条主线,大力引才育才用才,推动马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着力形成产业和人才双向成就、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做优载体招才引才。达茂旗委组织部联合旗农牧局、旗文旅局等多家单位,聚焦孕马血清应用、地方马遗传资源保护、马肉食品产业发展等多个项目,科学制定《达茂联合旗马产业人才引进工作方案》。通过“政企校”合作、招才引智、人才引进等政策,选派1名领导干部加入市级招才引智小分队、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挂职引才,引进昆明理工大学曾申明教授团队11名产业专家,征集重点产业博士硕士岗位3个、赴外招才引智需求岗位127个,倾力做大马产业引才平台。

搭建平台育才养才。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签订院地共建协议,建立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双方科技和资源优势;构建与高校、专业研究机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邀请联建高校专家教授开展农牧民培训班,培育专业生产型人才100人,技能服务型人才81人;邀请内蒙古蒙古马产业协会专家等开展马产业繁育培训班,培育马繁育专业技术人员10人。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推荐13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参加自治区“头雁”项目培训,集中力量培养本地农牧业技术人员175人。

立足产业重才用才。倾力打造马奶加工产业、蒙古马保种、繁育、生物马血清等项目,汇聚51名马产业专家学者、1223名马产业从业人员,借助专业人才力量培育本土马产业人才,在全旗范围内成立百匹以上规模养殖合作社86个、孕马血清采集场7家、马奶生产加工企业2家,以马产业人才优势充分壮大产业规模。登记成立了包头市马产业研究院,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马城马产业论坛”,推动文旅专业青年人才积极助力全旗赛马‘村超’联赛,实现人才与产业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广西平乐

人才引领 “柿”不可挡

本报平乐讯 (通讯员 谢采娟)“这段时间雨水多,高湿的环境让柿子麻叶病爆发,多亏了咱们新村‘种植巧匠’,指导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及时预防了麻叶病的传播,保住了我家20多亩的柿子树,今年的收入稳了。”近日,在广西平乐县二塘镇新华村“柿海波涛”农业示范区,柿子种植大户冯大彪感激地说到。

柿子是平乐县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16.6万亩,年产鲜果55万吨,柿饼年产量30万吨。近年来,平乐县立足柿子产业特色资源优势,着力育强柿子产业人才,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建立柿子产业人才信息库,对全县柿子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储备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柿子产业人才总量及分布情况,登记县乡村种植巧匠、加工能手、电商达人等柿子产业人才1800余名,并实行动态更新管理。注重发挥柿子产业人才“领头羊”作用,引导成立柿子产业发展联盟,培育10个柿子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经验技术传帮带等方式,带动5.5万亩18.7万吨柿子生产。今年,平乐县桥亭乡苍源村10多户村民联合种植了230多亩大秋甜柿,但因为技术瓶颈,移栽的柿子苗成活率低,桥亭乡柿子产业人才欧寿玉针对此情形,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种植的柿子苗“问诊开方”,传授科学的柿子种植管理经验,提升柿子幼苗成活率,最大限度降低果农损失。

2023年,平乐县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平乐县“小柿子·大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围绕种植型、加工型、流通型三类人才,从人才引进与培育、人才服务等方面制定7条具体措施,加强柿子产业技术人才、职业农民等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平乐县柿海波涛田园综合体”“平乐县柿外桃源田园综合体”和“平乐县盛柿大塘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产业优势,打造“田间课堂”,先后开展柿子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培训、科技特派员柿子产业管理技术培训班、柿子种植科技“三下乡”活动、月柿病虫害防治培训班等柿子产业专题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1025人次,其中开展脱贫人口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347人次。

加强与广西大学、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等科研单位联系合作,打造柿子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基地5个,推动应用“飞防+聪绿”柿子绿色统防病虫害、柿矮化修剪等新技术6项,新申报柿绿色食品6个,目前已获证5个,“平乐柿饼”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乐柿饼”“平乐冰柿”入选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