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黔西南州以人才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0207 来源:黔西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1-01-14

“智囊团”发挥大作用


——我州以人才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帮助册亨县从无到有到强建立起食用菌产业,种植黑木耳、灵芝、红托竹荪、羊肚菌、黑皮鸡枞8700余亩,累计吸纳群众就近就业27705人次,发放500余万元务工费。”连日来,在册亨县秧坝镇林下菌药产业基地里,乡亲们顶着严寒在管护,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高级农艺师刘波说,尝到发展林下菌药产业甜头的乡亲们,干劲更足了。


变技术短板为突围长板,在册亨县,刘波、廖德胜、刁东升、江河等科技人才围绕打造册亨县油茶产业和县域公共品牌“百圃源”,与册亨县共建科技支撑服务平台,吸引全国科研团队进驻,弥补技术短板,形成突围长板,对册亨县脱贫摘帽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晴隆县,科研人员邓忠治为晴隆县茶产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开“处方”,把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从茶苗的除草、施肥、水分控制、遮阴度调控及炼苗方法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据介绍,为有效鼓励和引导人才下沉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我州以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集中科技优势兵力,选派131名骨干科技人员,组建了9个“技术服务团”、2个“科技先遣队”,下沉到各县(市)流动开展技术服务,坚持做到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用起来。


如此,像刘波等科技人才纷纷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


近年来,我州按照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工作措施和实际成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建立三大产业专家库,打造脱贫攻坚智囊团;建立三级联络服务机制,增强脱贫攻坚工作合力;建立三项服务措施,精准匹配专家到产业链的‘三个三’模式,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社局局长王军说。


拓宽引才聚才渠道。我州简化引才程序,拓宽引才渠道,发布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1274个,办理全职引进各类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310名,公开招录聘用154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成果转化、“候鸟式”聘任、专项技术服务、技术合作、东西部及国家对口帮扶等方式,不断拓宽引才渠道,柔性引进1500余名专家人才到我州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合作。


强化人才培养激励。我州抓实平台载体建设,培养各类人才,出台州管专家遴选培养办法、筑梦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措施,构建相互衔接、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宽松优质政策环境。充分用好中央、省、州人才计划(项目),依托国家特支计划、“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支持培养各行业优秀人才成长提升,选派13名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家、省级人才基地研修提升,选派32名“甲秀之光”访问学者进行脱产学习。


与此同时,我州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累计建成6个院士工作站、5个省级人才基地、8个星创天地、13个众创空间等众多高水平干事创业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在此基础上,我州还出台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改革评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措施,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建立完善人才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激励保障,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王军说。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我州落实人才津贴优惠政策,审核兑现56家单位1519人高层次人才津贴958.52万元,发放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次性购房补贴和生活补助273万元,发放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津贴47万元。


我州还安排“人才服务专员”,设立人才服务热线,完善“人才之家”“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职责,统筹推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加强人才学术交流,广泛听取人才的意见建议,重点解决人才实际困难,营造尊才爱才环境。


引导人才精准发力。我州印发实施《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工作措施》,持续推进“农业专家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立完善农业专家信息库,构建专家人才与产业衔接机制。充分评估农技专家作用发挥,及时调整优化1419名农业专家下沉一线精准匹配到产业链上,分级分类组织“农业专家服务春耕一线”“农业专家集中会诊”等系列活动,组织各级专家通过实地指导、电话和微信远程服务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4166个。


整合专家人才资源,抽调优质专家力量与“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融合叠加构建基层技术服务立体网,实现基层“订单式”技术服务全覆盖。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46场,培训人数2279人次,发放手册6500多册,解决产业问题300多个,农业专家通过服务基层,申请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